星期四, 9月 23, 2010

五代十國至兩宋-馴化期

石獅的形象藝術在唐朝達到高峰,之後的朝代石獅形象就逐漸衰弱了。五代十國時期大型的陵墓和建築不再出現,石獅的雕塑數量大為減少。
北宋此期的石獅藝術,氣勢逐漸衰弱,但石獅身上的裝飾意味不斷豐富,最顯明的特徵是這一時期石獅形象的馴服化。宋代的重文輕武政策,使得石獅形象缺乏雄偉的氣勢和勃勃的生氣。在宋代文人提倡文雅、高尚、恬靜的風氣下,石獅面貌由凶猛轉為溫馴,裝飾味不斷增加。到了南宋時期更為強烈,石獅的形象呈現弱不禁風的模樣鎮守門前的石獅形象,雖然延續到唐朝以來蹲踞的姿態,但獅頸上開始配有鈴鐺和綬帶,使的石獅在帝王墓陵原本應該的雄偉守護的模樣,降格為一般性的吉祥裝飾。

北宋陵墓的石獅有一種形而少神的感覺,在氣勢上不上唐代的宏偉。獅頸上都配有項飾,有鈴噹和綬帶或是鎖鏈,這表示獅子野性被收服,是送代石獅最大的特徵,也開啟石獅藝術形象裝飾性的先河,一直影響到明、清。南送帝陵的墓葬顯得草率,原因是南送的皇帝仍念眷北方的祖國,希望日後可以回遷葬到北方,因此在此期的南宋帝陵獅子並無特色可言。
宋代石獅的雕塑造型風格形象既馴服又可愛,姿態多樣,出現母子獅嬉戲之狀,有朝向喜慶、吉祥的含意方向發展,形成了公獅持繡球,母獅撫幼獅,成對配置的雕造型式。公獅挺胸而立,英俊豪邁;母獅略作蹲姿,體態肥滿,性情溫柔,以面對建築物為主體,雄獅在左,雌獅在右。
五代十國到宋元的石獅藝術,從唐代的鼎盛走向了現實主義和世俗化,也使得獅子藝術由宮廷走向民間,為明清時期中國石獅形象奠定了基礎。

五代十國至兩宋石獅風格特徵
1.張口吼叫,氣勢減弱。
2.鬃毛及鬍鬚尾端呈捲雲狀。
3.身軀肥碩,對於肌肉的力道表現並不明顯。
4.鼻子呈三角形隆起。
5.項頸上有鈴鐺、鎖鏈、彩帶等配件,裝飾性很強。
6.性別特徵明顯。
7.位置,公左母右。
8.以馴服姿態呈現。
9.形象朝喜慶、吉祥含意發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